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小型市场主体则是民营经济中的主体,其平稳健康发展对稳经济大盘尤为重要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年来,我国内外部经济环境生变,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等小型市场主体经营面临挑战,他们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?融资需求又有何变化?
1月9日,由微众银行·We研究出品,财新智库提供研究支持,微众银行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联合发起的《普之已广,惠之精准——服务业小型市场主体普惠金融需求调查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正式发布。
据悉,《报告》调研覆盖了全国11个省(直辖市)的2733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,他们主要来自批发和零售业、住宿和餐饮业、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等小型市场主体较为集中的服务行业。
过去三年,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显著,小型市场主体面临的不利因素增多,但其仍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和稳定度。
《报告》显示,68.7%受访小型市场主体表示,未来经营将维持目前规模,另有20.9%的小型市场主体选择扩张,而计划收缩、关闭或转行的经营主体占比较低。
并且,在这些选择维持目前经营规模的经营主体中,有超七成(占总数的48.6%)的主体在疫情前便有此计划,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变化。
此外,过去三年小型市场主体采取了线上化转型的经营策略来应对疫情,这让他们在后疫情时代也有较大发展空间——疫情后约有三分之一的受访小型市场主体增加了线上业务比重,63.0%的样本小微企业和45.0%的样本个体工商户表示未来会在经营中提高线上化比重。
多重因素挑战下,小型市场主体资金需求比例持续上升。《报告》显示,相较2019年,2022年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分别提高了29.2%和10.4%。
同时,2022年,全部样本小微企业平均资金需求为270.8万元,同比增长21.1%,样本个体工商户平均资金需求为47.4万元,同比增长4.5%。
调研显示,分别有63.7%的小微企业和73.3%的个体工商户表示,资金最主要用于常规经营,还有20%左右的需求来自扩大生产经营规模。
样本小型市场主体资金需求稳步增加,偏好的资金解决途径也与传统大型企业的贷款途径有所不同。其中,数字银行贷款是增加较快的贷款渠道,2021年和2022年均有资金需求的样本小型市场主体中,2022年通过数字银行渠道贷款的市场主体比例增加了6.3%,同时,调研和访谈中发现,受访者均对“随借随还”和无抵押信用贷款表现出强烈需求。
这也为解决长期以来小型市场主体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的问题提供了参考思路,近年,我国出台多项政策,旨在更精准、有效地引导地方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。
那么,如何才能进一步“惠之精准”?《报告》提出了四点建议:第一,增强政策平稳性和可预期性,有助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低经营成本,优化经营策略;第二,贷款产品的设计应明确自身客群定位和偏好,综合考虑线上与线下申请的特点与优劣,设计合适的贷款申请方式。此外,还要关注“随借随还”、“无抵押担保”类的产品设计;第三,金融机构、政府、其他组织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,使得小型市场主体逐步形成资金规划意识;第四,建议政府继续鼓励小型市场主体持续提升线上化经营能力,拓展多元收入渠道。
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丁爽 校对 柳宝庆
关键词:
小微企业
个体工商户
经营规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