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话题解读,带您走进更多的正向情感世界!我是你的情感解忧人,但你要懂得放过你自己!
(相关资料图)
文 | 风停夜泊
原创 · 抄袭必究
如果有人熟读过莫言先生笔下《晚熟的人》这本书,就一定会对人性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、对人际关系也有着极为清醒的认知。
这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《晚熟的人》一书,不仅仅因为莫言先生朴实的文笔让人倍感亲切,还因为他的文字,透露的人性和现实,让人产生了莫大的共鸣。
其中,有一句话,是这样讲的:
善良的人,都晚熟。且是被劣人催熟的……
瞧吧,这是一句“多么痛”的领悟?
有人说,能够写出共鸣作品的人,一定有过差不多的经历,否则不会把感受描述的那么逼真。这样的说辞,对于莫言来说,还果真如此。
当初,莫言成名之后,他的表弟并没有如同理想中的“同欢喜”表现,反而给出了一种瞧不上的嫌弃态度。
并且,还一味地制造打压留言,企图让莫言就此名声尽毁、人生就此黯淡无光。
幸好,莫言对此没有理会,反而用一个“静”字,疏离了关系。
现实社会里,如同莫言表弟这般的小人并不少见。
现实生活中,“表弟”可能是你的亲人、朋友,可能是从前深受你恩惠颇多的任何一个人……
这些人,往往就是那种“希望你好、我好、大家好,却不希望你比我好”的人。
人性面前,嫉妒、攀比,就是关系好坏的照妖镜。
真的,无论面对谁,你都必须明白:
唯有见不得你好的人,才会如此和你相处,看清了就断交吧!
你过得不好的时候,真正给你雪中送炭的人少,看你笑话、踩着你肩膀给你说教、时刻对你恶意贬低的人,才是最真实的人间常态。
你过得好的时候,真正为你高兴、给你鼓掌的人不多,但背地里找机会下绊子、需要你时便运用各种手段来利用你的人,才把人性之恶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现实生活中,真正希望你好的人,一定不会用如下这样几种方式对待你:
①在你需要精神慰藉的时候,他反而无休止地打压你;
②在你最需要助力的时候,他反而想尽一切办法断了你求助之路;
③在你真正成功的时候,他反而冷嘲热讽地人前背后,散布你或有或无的短处;
④只要有机会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难承受;
⑤往往看似是为你好,实则是为了让你陷入僵局、困境,他喜提幸灾乐祸……
老话说得好:
身处闹市,挥十把钢钩,够不到至亲衣袖。身在老林,手持棍棒,打不走无义宾朋!
现实就是如此残酷!
人不低谷不知谁最心疼自己,人不忽然站在高处不知道谁才是心口不一的小人。
而莫言的《晚熟的人》这本书,正是从人性角度出发,用每一篇共鸣至深的文字,让人明白,遇上了见不得你好的人,不懂及时断交,你的余生就只要煎熬和痛苦相伴了。
面对见不得自己好的人,不要用你所谓的“珍惜”,企图让其懂得善恶。其实,真正的恶人,并不知道自己是恶人。
对此,透过《晚熟的人》一书中,你会深刻地明白,真正的恶人,往往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恶,所以才一直对好人谩骂、指责、苛刻对待。
都说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可是那些根本不知道自己恶的人,又怎有醒悟之心?
或者说,有些人知道自己恶,但他就是不愿意面对良知,只为了自己的私心和欲望,对身边极为亲近的人,做恶意伤害。
你说,你对这样的人怀有期待、对这样的关系心怀执念,是否对自己的余生过于敷衍?
人生实苦,远离见不得你好、给你下绊子的人,你才能真正活得自在和惬意。
一辈子,无论多么多磨难,都不能自我放弃。越是磨难之时,越要懂得对恶意刺伤自己的人,断交处之。
这一生,无论你做到了怎样的高位,都不能自我高傲地认为,你就可以被所有人喜欢。
越是站在高处,越要通透面对人际关系,对于心口不一的人,一定要疏离避之。
莫言在《晚熟的人》中曾写道:
这个世界,总有你不喜欢的人,也总有人不喜欢你,这都很正常。而且,无论你有多好,也无论对方有多好,都苛求彼此不得,因为,好不好是一回事,喜不喜欢是另一回事。
现实生活中,你无论怎么做,都有人瞧不上你、都有人见不得你好。
各类关系之间的往来,永远都脱离不开人性的反面,而独立存在。
别管你从前对一个人付出多少,别管你内心真正对一段关系在乎到了何种地步。对于关系的分合来说,这都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事。
只是,无论你经历了怎样的磨难、面对过他人怎样的恶言相向,都要以莫言对其表弟的态度那样——静而疏离,必要并能力足够时,可以有力反击。
面对别人的嫉妒、诋毁、见不得好、使绊子,一定要规避情绪,用真正的清醒和理智把断交这件事做到极致。
毕竟,人生路还很长,能避免恶人加大恶的范围,是极为睿智的做法。
如果说,要推荐一本看清人性、悟透关系、如何正确做自己的书籍,我想非《晚熟的人》这本书莫属。
之所以《晚熟的人》一书至今畅销,成为诸多人的枕边书,但从它的名字上,就足以感受到“自我保护”的重要性,就在于“人性”二字。
反复潜读《晚熟的人》,你会从中萃取智慧为己用,会吸收指引为余生,一切有所得,便是最好的值得!
往后余生,愿你我都能远离烂人烂事,真正活得通透而自在。
情,是人在世间的炼狱。爱情也好、友情也罢,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才能修成正果!
—End—
话题讨论:你认为,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,到底是什么心理?欢迎留言互动吧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