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和我的祖国,一刻也不能分割,无论我走到哪里,都流出一首赞歌……”深情的歌声回荡上海闹市街头,吸引数百位路人游客驻足观赏。今天下午,熙熙攘攘的人潮在静安公园广场打了一个“漩儿”,观众们团团围住表演者,形成了奇特的“鸟巢”现象。
“五一”期间,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组织的持证街头艺人,在静安公园广场以流动剧场的形式,连续三天举办街头音乐会。“我在巴黎、东京见过这种水准的街头演出,只有高素质的专业艺人才能做到。相比之下,上海的街艺表演更有亲和力。”市民尚薇芝挤在人群中看了两个多小时,还时不时举起手机拍短视频。
记者获悉,近日一批街头艺人活跃在外滩源、大学路、富都世界等十余个表演点,丰润市民的文化生活,同时为第四届上海“五五购物节”拉动消费。“消费与人流密切相关,街头表演聚集了人气,带来了购物休闲消费的热潮。”据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宏介绍,“五一”假期里,流动剧场音乐会、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、静安现代戏剧谷、“浓情静安·爵士春天”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在相邻街区联动举办,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景。“公园商圈变成剧场秀场,让游客顾客自由惬意地听歌看戏、喝茶吃饭、购买颇合心意的商品,这就是文化营造消费‘软环境’的魅力。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流动剧场音乐会上,一曲《大鱼》婉转动听,箫与电吉他的对话让不少围观者开启了“哼唱模式”。表演者董亦含是80后“海归”,留法学习期间常携带箫和笛在赛纳河畔为观众演奏中国经典音乐。“在法国街头,我更多演绎的是传统民乐,希望让更多老外了解中国文化,但他们总是抱着猎奇的心态。在上海表演时,我会选择本地观众耳熟能详的老歌、红歌,更容易获得共鸣共情。”虽然专业是汽车工程师,但董亦含酷爱音乐,回沪后仍兼职参加街头表演,目前累计超过百场演出。“上海街头的氛围特别好,在演奏时我能感受到观众们发自内心的认同,或许这就是街艺表演的魅力吧!”
董亦含的舞台搭档马遥今年24岁,已经是一位资深“音乐玩家”,从吉他弹奏到编曲、音乐录制、现场直播等有过许多经验。“年轻人观众越来越多,我们会相应调整不同风格曲目的比重,也会采用更现代多元的编曲方式。”马遥说。流动剧场音乐会的表演曲目不仅有《映山红》《上海滩》等经典老歌,还加入了《春风十里》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》等网络流行歌曲,街头艺人用旋律歌声与观众交流,渐渐有了一批忠实粉丝。
明后两天,阿余尔洛、张继红、罗小罗、廖敏杰数位高人气街头艺人将陆续登场。13年前,彝族歌手阿余尔洛从四川来到上海,他背着吉他,身着民族服装,穿梭于一个个街艺表演点,将大山里的歌曲唱给大家听,观众们都亲切地称呼他“阿洛”。去年2月,阿余尔洛因病动手术,上海街艺的兄弟们在静安公园广场策划举办了爱心专场,并把演出收入费用将全部捐给阿洛,华东医院的医生们也赶到现场给予他支持鼓励。如今,康复的阿洛又来到熟悉的街头舞台,唱响凉山彝族的动人歌谣。
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,人人都有奋斗舞台,人人都有出彩机会。近年来,加入上海街头艺术团体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甚至有一些演奏手碟、鲁特琴等小众乐器的乐手,为观众带来迷人的异国风情。“生活在大都市里,人们或许对钢筋混凝的建筑已经习以为常,但是当他们看到由街头艺人组成的城市风景,却会有不一样的感觉。”董亦含说:“我对上海有着非常强烈的归属感,我们街头艺人就是这座城的一部分。”
作者:宣晶
编辑:姜方
责任编辑:邢晓芳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