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江浙沪独生女:一个虚假的群体概念,背后是经济问题
“江浙沪独生女”近来成为了热门话题,她们出生在富裕家庭,受到良好教育,不必在市场竞争中拼搏,也不必考虑养老问题,拥有着令打工人羡慕的生活。但这个群体概念是否真实存在、规模庞大,且可以被归类呢?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它是否被凭空建构出来,而在于它为何能走红。
01
在互联网上,“江浙沪独生女”拥有着一个十分清晰的群像标签。她们出生在江浙沪的富裕家庭,受到父母辈的无条件支持,建构了一条顺遂的人生路,她们不必在市场的浪潮中搏杀,或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地考公,有家庭兜底。
江浙沪地区当年计划生育执行更严格,独生子女率更高,这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。相较于体制化的东北,市场经济、民营经济更发达的江浙沪,父母辈的创业者,拥有很多经商致富的机会,这让他们有条件支持独生子女,同时思想更开放,不会迷恋编制,或者必须和父母辈一样经商创业。
但实际上,“江浙沪独生女”的概念是虚假的,她们的生活并不是像互联网上描述的那样完美,而是普通人的生活。她们的普通或者艰难被有意无意地过滤掉,这样才能建构一个完美的群体人设,才能满足对美好人生的想象。
02
大多数江浙沪独生女,像其他地区的孩子一样,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,升学要卷,高考要卷,工作要卷,从来就没有什么躺着还有人喂饭的说法。那么一个不够严谨的群体概念,为什么能够在互联网上走红?或者换个问法,当指代模糊的“江浙沪独生女”,被建
关键词: